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生工作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心理健康>>正文

教育科学学院举行“走进新生活”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2017年10月23日 13:53  点击:[]

走进新生活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一、团体活动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

二、团体对象:17级新生班干

三、团体活动时间、地点:每周二晚上特立楼405

四、活动背景

大学是人生宝贵快乐的人生阶段,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快乐的生活当是主旋律。然而,现实的校园却不是这样的,大学生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乐,而是茫然、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常常充斥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引起各种心理疾病。此次团体辅导活动宗旨就是想帮助同学们走出烦恼,积极健康的生活。

五、活动目标:增强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改善他们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提高他们与他人人际交往技能,懂得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更好。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

六、指导思想:个人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安全感;团队的沟通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七、设计思路:

1.在心理游戏活动的初期,营造出一种“家”的存在感和温情;

2.经过热身使各个成员身心舒展,以更好地进入状态;

3.肢体的接触是达到破冰的最佳方法,起到很好的过渡效果;

4.信任到不信任,再到重新信任,连续的思想变化使团队之间的信任建立得更加巩固,从而使团队的凝聚力上升;

5.接下来,便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训练游戏,达到队伍的团队意识的目的,同时考验其默契及协作能力;

6.在轻柔的音乐中达到更好的心情释放的效果,一个整体的心使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更加高涨,使大家感受到明显的团队归属感,升华活动的主题。

八、活动内容;

(一)笑脸相迎

请某一位置的同学开始报数,属于单数的向前迈进一步,再向后转身,形成一个内外圈面对面的同心圆;指导者开始要求内外圈的人分别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再随机叫停,停下来之后和你面对面的两个组员要相互做自我介绍,接着由内圈的组员做一个搞怪的表情,逗对方笑,如果笑了就要在热身游戏活动结束后,表演一个简单的节目。

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让大家明白:以心换心,给予微笑,你得到的回报也将会是快乐的。整个培训场的活动气氛也将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创造了机会让彼此陌生的组员有一个正面接触的机会。

(二)和我一样

小组开展,从小组中某个成员开始,大声喊出:“我很想知道,在我们小组中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可以是相同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相似的身体特征等等)”如果有一样特征的成员则一起向前跨出一步,每个成员至少轮回一次。

此阶段让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认识,因为这个团体辅导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次,团队成员之间的认识不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阶段加深班级同学的认识和了解,寻找彼此间的相识性,加深彼此认同,强化团体安全感。

(三)大树和松鼠

1.自由分组,一二三报数,二为松鼠,其他为大树,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主持人或其它没成对的同学担任临时人员。

2.猎人来了,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主持人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3.着火了,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主持人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4.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主持人或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大树与松鼠”游戏是一个较好的团体游戏,同学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赋予不同角色所对应的行为反应;通过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大树”和“松鼠”都面临着脱离“群体”的危机,所以他们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归属团体。在这一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归属”的需要得到放大体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得到极大的体现,并使每个同学都深刻的体会到了。

(四)心有千千结

1.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每人记住自己的左右邻居,不能搞错。

2.成员将手松开,在圈内走动。当听到主持人喊“停”时,立刻停下不动。找到原来身边人的手后,重新拉住。于是形成交叉拉手的网结。

3.大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个“结”理顺,恢复到一开始不交叉的手拉手状态。

4.两组合并成一组,重新再做一次。

大家在集体互动解结时,可以感受到团队中集体的力量;在解开结的刹那,体会到通过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任务的喜悦;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齐心协力及领导与协作的作用,牢记团队的作用。

(五)快乐密码

1.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

2.成员讨论,鉴别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3.主持人总结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推荐保持快乐的策略和技巧。

下面是可供参考的保持快乐情绪的小诀窍:

1)每天对着镜子努力地笑一下。如果发现自己的表情很难看,那一定后情不自禁地笑出来,心情马上就会好一点。

2)每星期选择一天,穿一身色彩亮丽、明快的衣服。

3)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聊八卦。

4)认认真真交的一个笔友。

5)和朋友、家人偶尔散步。

6)喜欢涂鸦,不管画得如何。

7)热爱一项运动,经常去锻炼。

8)偶尔发呆,一个人安静地待着。

9)在洗澡时试着唱歌。

10)培养喜欢看书的习惯。

11)经常参加团体活动。

12)保持好胃口,有充足睡眠。

九、活动要求:

1.活动开始前,承办小组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资料,拟定策划方案,熟悉活动流程,确保活动的连贯性和时效性。

2.活动进行过程中,需有人进行记录和拍照,记录内容包括指导者、参与人数、活动流程运作情况、反馈信息等等,保留好文字和音像资料,以便后期总结反馈,备案为用。

十、结束与分享:

1.体会分享: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对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

2.由游戏指导者总结陈词;

3.合唱: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围成一个完整的圆,相互握手拥抱,结束活动。

十一、活动情况小结:

作为大一新生,刚入学时难免有一段“心理失衡期”,其中一个症状就是害怕和别人交流,难以和别人相处,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况且,大一新生刚入校,离开了家庭,独立生活,会渴望新朋友的关怀。本次团体辅导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些简单的心理游戏,让大家直接体会到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获得一些新的朋友。

新生以前没接触过此类辅导,通过前期宣传的了解,对此次活动充满了好奇,感觉非常新鲜,很早就在期待活动的开展。整个活动过程中,新生们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辅导人员引导科学合理,活动氛围热烈活跃,活动完全到达预期效果,尤其是辅导人员的精彩点评和专业解读更是得到新生的高度认同和热烈掌声,使新生受益颇多。

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涵盖如下内容:增强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心态——拓展心理素质;如何面对挫折——树立自信。通过脑力激荡、角色扮演、素质训练、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体验,促进心理成长。

团体辅导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活动,大家都会觉得有趣,这样每位同学都会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大家都是主角,大家都是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生通过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有新生说,也许我们每天会问自己很多问题也会不断自省,但是当别人问你问题的时候,总会激起不一样的思考。

刚步入大学的我们,人际交往的困难,专业知识的不理解,同学朋友的不了解,让自己就觉得大学生活很渺茫,心里不免产生一种恐惧感,难免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不要逃避,正确面对,妥善处理。举办此次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活动中,新生们提高了与人沟通、倾听、团体协作等的技巧和能力,锻炼了胆气和处事能力。同时也激起了新生们对自己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从而促使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把握现在和规划未来。

教育科学学院成长辅导室

20171020

 

上一条:教育科学学院举行“心”的旅途大学生团辅活动
下一条:教育科学学院“向日葵心吧”工作室人员设置

关闭

版权所有© 72779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电话/传真:0731-82841012  邮编:410205
ICP备案号:湘ICP备05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