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72779太阳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72779太阳集团>>正文

公司黄月胜老师指导的项目实现公司“挑战杯”国家级竞赛获奖零的突破


2015年12月04日 00:00  点击:[]

2015年11月16日—2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公司董事长肖湘愚和校团委书记任晓晴带领公司入围终审决赛的学生团队参加了此次竞赛(湖南省仅15所高校入围参加现场终审决赛),这是公司升本以来首次闯入“挑战杯”国赛。经组委会专家评审、现场问辩、公开答辩,最终,由黄月胜博士指导的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创作的《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社交淡漠的中介》荣获全国三等奖,实现了公司“挑战杯”国家级竞赛获奖零的突破。对此,公司团学会宣传部记者团于2015年12月3日对黄月胜老师进行了专访。

记者: 黄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您为什么当初会想到以留守儿童来作为研究对象?

黄老师: 我从读研时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一师的服务对象也是以农村孩子为主,再加上社会对留守儿童也有一定关注度。

记者: 参加挑战杯之前,您做了哪些准备?

黄老师: 其实也谈不上准备。打算参加“挑战杯”竞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时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就有相关的指导,这也为这次“挑战杯”参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记者: 在此次指导“挑战杯”参赛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黄老师: 是参赛同学的展板吧。看着他们经指导后多次修改不断完善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晶,是他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双方收获的过程。

记者: 本次比赛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参加挑战杯,您觉得我们学校团队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黄老师: 优势一是这个课题有新意且社会关注度较高,二是参赛同学对研究内容感兴趣且研究热情高。劣势是公司学生对这类竞赛关注度不够,参赛时自信心不足。今后希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提高对“挑战杯”这类赛事的关注度。

记者: 你们在等待比赛结果的漫长过程中,心情怎样?

黄老师: 看得出当时团队成员是很紧张的,但我觉得无论获奖与否,都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有时候参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记者: 您对日后有兴趣参加“挑战杯”的同学有何建议?

黄老师: 一是需要提前准备,不能临时抱佛脚,研究一个课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要持之以恒。二是平时要主动找导师探讨相关的问题。三是要自信,看的有多宽,走的就有多远,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做到。

记者: 来年还会担任指导老师,或者说还有参加这类比赛的打算吗?

黄老师: 目前有在研的大学生成果项目。如果有机会,今后还会参与这类比赛的。毕竟学生需要一个引路人,只要他们需要,我就愿意付出。

采访心得: 在此次采访前,我们和黄老师约定访问时间时就感受到了他的忙碌,但在采访过程中,他带着和善的笑容,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时常也会让我们分享一些他的心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老师良好的心态和收获后的喜悦。其中,他多次提到“师生双方”、“准备”等字眼,表明了他对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对赛前准备工作的注重。我们从这次采访中收获了很多,我们希望这次获奖可以让更多的师生有信心和勇气走上“挑战”的道路,也希望一师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供稿人 董晓娅 丁贝贝 颜琦玉

审稿人 张俭明

上一条:公司陈梦稀教授随校代表团赴英国访问
下一条:教科院幼师国培“送培到县”示范性培训活动走进芷江、安乡

关闭

版权所有© 72779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电话/传真:0731-82841012  邮编:410205
ICP备案号:湘ICP备05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