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中秋节前夕,公司的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基地”负责人朱丹老师前往邵阳市隆回县岩口中学开启“科普基地五进”系列活动。
该活动主题为“留守儿童积极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将“积极教育”应用到“留守儿童”学校,活动计划推进三年,包括为期半年的教师积极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为期一年的实验班级“积极教育”实验,为期一年半的全校“积极教育”推广。9月14日进行的是系列工作的启动式。朱丹老师清晨六点从长沙出发,驱车四个多小时到达学校。到校后首先考察学校环境,提出建设“积极环境”设想;然后与留守儿童代表座谈,听取儿童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与快乐;接下来对全校教师进行“积极教育”讲座培训,岩口镇联校副董事长与岩口中学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培训结束后与实验班班主任座谈,听取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和开展实验的设想,并安排进一步学习流程;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四时才结束,整个活动进程紧凑,成效显著。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应用范式,源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团队,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引入中国并结合我国实情在国内推行,目前已经在北京、广州等地相关中小学校进行试点推广。但在留守儿童学校开展积极教育工作为国内首批,本次活动为“积极教育”走进偏远农村、走进留守儿童学校的开端,公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基地”在教育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三次前往清华大学学习“积极教育”理论与方法,学成回校后结合湖南省社科联科普基地“五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精神,把“积极教育”送入农村学校。这项工作既是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利指导,又可以积累实践素材丰富本校心理学学生的课堂学习,体现了公司一贯以来强调“实践取向”“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公司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的社会责任感。

供稿人 蒋蓉